
管道防腐膠帶的正確纏繞對于確保管道的長期防腐效果至關重要,在選好合適的防腐膠帶,做好管道基材預處理的基礎上,遵循重疊、均勻、無氣泡的原則,纏繞完成后需立即檢查,發現問題及時修補。纏繞時需控制張力、搭接寬度和纏繞方向,確保膠帶無褶皺、無空隙,形成連續防腐層。若使用 “壓敏型防腐膠帶”,需先在預處理后的管道表面均勻涂刷專用底漆,待底漆表干(通常 10-20 分鐘,以不粘手為準)后再纏繞膠帶,增強附著力。
1、纏繞方式
起始位置:從管道一端的平整處開始,第一圈膠帶需與管道端部平齊,用手按壓固定,避免纏繞時移位。
膠帶纏繞:將防腐膠帶無粘性的一面朝外,有粘性的一面緊貼管道表面。以一定的張力將膠帶均勻、緊密地纏繞在管道上,避免出現褶皺、氣泡或空隙。
搭接寬度:每圈膠帶與上一圈的重疊寬度需達到膠帶自身寬度的50%(如 50mm 寬的膠帶,重疊 25mm),確保無裸露區域;纏繞至管道另一端時,同樣預留 50mm 余量,覆蓋端部。
張力控制:手工纏繞時保持均勻張力,使膠帶緊密貼合管道表面,既不能過松,也不能過緊;機械纏繞時需將張力調至膠帶說明書推薦值(通常 5-10N)。
終點位置:當纏繞到管道的另一端或指定位置時,用剪刀或美工刀將膠帶切斷,確保切口平整。將切斷處的膠帶末端壓緊在防腐層上,防止松脫。
2、特殊部位處理
管道接口:纏繞時需先覆蓋接口中心,向兩側延伸各 50mm 以上,確保接口完全被包裹;若接口有凸起,需放慢纏繞速度,用手輔助按壓膠帶,使其貼合凸起部位。
彎頭、三通:采用 “分段纏繞”,先沿曲面橫向纏繞,再縱向補充,每圈重疊寬度增至 60%,避免因曲面導致膠帶翹起。